2013年2月22日晚浙江配资门户,享年51岁的王平,著名相声演员,因突发心脏病去世。当时,他刚好发了一条微博,时间是当晚11点多,他写道:“一早晨来到久违的办公室,重新回到了机关工作的规律和秩序。”这条微博透露了他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,甚至在离世当天,他还在为工作而奋斗。
王平去世的消息在文艺界引起了广泛关注,许多同行、媒体记者以及热爱他的观众纷纷在网上为他搭起了一个“灵堂”,许多人点燃了蜡烛,表示深切悼念。同时,他们也感叹,这位刚刚年满51岁的相声艺术家,才刚刚开始享受生活,却就这样匆匆离去。
王平1962年6月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。他的父亲是一名电焊工,母亲没有固定职业。王平的童年生活并不富裕,常常感到困苦。他曾回忆道,只有在过年时,才会有机会和妹妹一起吃到猪肉炖粉条,这种简单的享受成了他少年时最期待的时刻。
展开剩余87%从小,王平就显露出非凡的艺术天赋,拥有一副好嗓子。在小学时,他便是学校文艺队的主力,到了初中,又被选入中学文艺队,成为了文艺队里的“台柱子”。他的才艺不止局限于唱歌和快板,还能跳舞,几乎样样都能表现得相当出色。
在学校的文艺队,王平不仅要会唱歌、打快板,还要学会一件乐器。于是,他跟随老师来到学校的乐器库挑选乐器。刚一打开门,他就被一把缠着红线的小号吸引住了,毫不犹豫地抱起它,兴冲冲地带回了家。王平的父亲是笛子爱好者,虽然不精通小号,但也懂一点乐理,就成了王平的小号启蒙老师。每天早上5点,王平便会带着小号到公园练习,风雨无阻,坚持了好久。
半年后,王平的吹奏引起了一位音乐老师的注意,兰树一老师认为他有着极大的潜力,并劝他去找一个专业老师好好学习。兰老师自己不会吹小号,但他有个朋友刘敬安,是辽宁省歌舞团的小号演奏员,于是他问王平是否愿意去沈阳进修小号。王平毫不犹豫答应了,随后开始了他的沈阳学习之旅。
在学习小号的过程中,王平认识了辽宁歌舞团的演员,其中有一位相声演员对他非常欣赏,甚至开玩笑地问王平,是否愿意学说相声。王平虽然听过相声,但并未有过深入的想法,正打算拒绝时,那位演员说了一句:“你口齿伶俐,天生就是做相声的料!”于是,他把王平带到宿舍,让他听侯宝林和郭启儒合说的相声《夜行记》。这段相声让王平忍不住笑出了眼泪,他被深深吸引,决定学习相声。
这位演员看到王平有着相声的潜力,便把他介绍给了李伯祥——著名的相声艺术家。王平的父亲得知后也非常支持他,鼓励王平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会。于是,王平便前往天津,拜李伯祥为师,正式开始了相声的学习之路。在李伯祥的悉心指导下,王平的相声技艺飞速提升,逐渐成为李伯祥的得意门生。
有一次,王平在鞍山市的文艺汇演中大放异彩,演出后,时任鞍山市文化局局长赵良志对他赞不绝口。恰逢鞍山市曲艺团需要一名相声演员,赵局长便推荐了王平。1979年7月,王平正式加入了鞍山市曲艺团,从此开始了相声表演的专业生涯。
在曲艺团,王平不以李伯祥的弟子自居,而是不断努力,精益求精。很快,他的相声技艺和舞台经验大幅提升,成了团里的台柱子。然而,在事业上蒸蒸日上的时候,王平却遭遇了人生的一大打击——母亲因病去世。王平自责未能在母亲临终时陪伴在她身边。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,他赶紧买票回家,虽然票已买不到座位,他却毫不犹豫地站了几十小时的火车,回到家时,两条腿肿得如同大腿一般粗。母亲的丧事办完后,王平立刻返回江西继续演出,因为相声团里没人能替代他的位置。他常常记得李伯祥教诲的那句话:“一个演员,演出永远放在第一位!”
随着相声事业的不断进步,王平逐渐积累了名气。1991年底,他接到了中央电视台春晚剧组的通知,要求他第二天到场报道。起初,王平以为是恶作剧,然而,不久后,团里领导也确认了这个消息。这时,他才意识到这是真的,虽然心中充满激动,却仍谨慎要求不公开这件事,因为春晚的审查严苛,他担心自己会被淘汰。
春晚的编导为王平安排了一个相声段子《活祖宗》,并安排了李健华与他搭档。两人拼尽全力准备,利用了两晚的时间背熟剧本,并对其进行了一些修改。编导审核后,认为两人的表现没有问题,王平终于松了一口气。然而,春晚临近时,他却接到通知,段子被换给了其他两位演员,自己被“涮”了下来。尽管心中失落,王平依然冷静应对,表示自己会继续努力,争取来年再上春晚。
导演看到王平的冷静与坚持,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,要求他三天内拿出新节目。王平迅速找回了自己的搭档阎月明和李健华,三人准备了一个群口相声《论捧》。经过审查,节目顺利通过,并在春晚后半段上演。尽管节目迟到了,王平凭借深厚的台词功底和临场应变能力,成功将节目完成,深受观众喜爱,甚至在“观众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”评选中获得了二等奖。
春晚后,王平辞去了鞍山市曲艺团的工作,来到北京发展,成为一名“北漂”。在北京,他不仅做相声,还参与了小品和主持工作,渐渐在娱乐圈打出了一片天地。而此时,辽宁省消防艺术团的王家福团长找到了王平,希望他能加入团体。王平面临着人生的重要选择:是继续在北京发展,还是回沈阳加入消防艺术团,追寻从小的梦想——成为一名军人。经过深思熟虑,王平决定回到沈阳,加入辽宁省消防艺术团。
加入消防艺术团后,王平严格要求自己,年年下基层演出,为消防官兵带去欢笑。有一次,当地发生火灾,王平毫不犹豫地与消防官兵冲进火场,一起扑灭大火。王平说,二十多年的警营生涯锤炼了他雷厉风行的个性,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。
王平在艺术上的成就与敬业精神让许多观众铭记,尤其是在2008年春晚与蔡明、郭达一起合作的小品《梦幻家园》更是深入人心。在这部揭示买房人心酸的小品中,蔡明那句“这是为什么呢?”成为了当年的流行语之一。
王平的突然去世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惊,蔡明在悼念时表示:“王平是一个创作能力非常强的演员,他对工作特别认真,几乎是被工作累死的。”相声演员贾承博也在微博上发文称:“王平做事太认真,他是真正为艺术付出了自己的一切。”
2013年2月26日,王平的追悼会在沈阳举行。亲朋好友、艺术界同仁纷纷赶来送别王平。姜昆代表中国曲艺家协会送来了唁电
发布于:天津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